“三不知”究竟是哪三不知呢?这一疑问源自古代典籍《左传·鲁哀公二十七年》中的一段记载。文子曾言:“君子之谋也,始衷终皆举之,而后入焉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?”这其中的“三不知”并非指一无所知,而是特指对某事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全然不明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郑国曾一度强盛,然而随着郑庄公的离世,国家逐渐走向衰败。邻国晋国见机行事,意图吞并郑国。郑国自知实力不济,于是向齐国求援。齐国深知晋国若得逞,必将对自己构成威胁,因此派遣名将陈成子率领大军前去支援。
当陈成子的大军行至淄水岸边时,突遇暴雨倾盆。马匹嘶鸣,士兵疲惫,众人都心生退意。然而,郑国使者深知形势紧迫,若不速战速决,晋国军队恐怕将长驱直入。辉达主管他竭力劝说陈成子,即使困难重重,也必须勇往直前。
陈成子深知责任重大,他鼓励士兵们克服困难,最终鞭策着马匹渡过了淄水。晋军见状,惊恐万分,连夜撤军。然而,晋国并未就此罢休,他们心生一计,散布谣言,企图吓退齐军。
此时,陈成子的部下荀寅轻信谣言,惊慌失措地向陈成子报告,称晋国已派出千辆战车前来迎战。陈成子质问其消息来源,荀寅却支支吾吾,无法说清。陈成子大怒,斥责他道:“你对事情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一无所知,便信口开河,实乃扰乱军心!”
荀寅懊悔不已,他深知自己在未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,便轻易传播不实之言,实乃大不敬。他感慨道:“君子在发言之前,应当先了解事情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,以免误导他人。我今日之失,辉达主管实乃‘三不知’之过。”
自此,“三不知”一词便流传开来,用以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全面的状态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,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,以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,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。